农民以土地为生存之基,那些看似细微的土地纷争,实则深深牵动着农民的生计与邻里间的和谐。一枝一叶总关情,德保法院积极贯彻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秉持“如我在诉”的为民情怀,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广袤的田野乡间,以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,精准破解土地纠纷,为百姓解决急难愁盼。
近日,德保法院马隘法庭成功调解了一桩复杂的土地边界纠纷。
这起纠纷源于两家邻居因土地边界模糊,长期争执不下。原告指控被告越界种植并破坏其种植多年的八角树,造成了经济损失;被告则对此予以否认,双方各执一词,矛盾不断升级,经村两委、镇政府多次调解未果,最终原告将此事诉至法院。
为彻底化解矛盾,马隘法庭深入贯彻“枫桥经验”,决定实地走访,力求从源头解决问题。承办法官黄贵越亲自带队,驱车三个多小时前往案发地,进行实地勘测与深入调查,力求还原事实真相。
在调解现场,黄法官以山川为背景,以自然为审判台,耐心倾听双方诉求,细致剖析矛盾根源,用真诚与耐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。他结合情、理、法,耐心疏导调解,引导双方从邻里和谐的大局出发,倡导相互包容、理解,共同维护邻里情谊。在黄法官的不懈努力下,双方逐渐放下成见,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彼此。
经过多轮协商与调解,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,重新划定土地边界,并承诺今后和睦相处,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邻里情谊。签署调解书后,被告当场履行赔偿义务。在八角树下,双方握手言和,笑容满面,恩怨在这一刻烟消云散。
此次调解不仅成功解决了邻里纠纷,修复了邻里间的裂痕,更彰显了法治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深度融合。德保法院通过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将调解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,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,让法治的阳光普照乡间田野,让邻里间的和谐与友谊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升华。